Aug 31, 2007

刮鬍刀廠商真無良 !!


一開始...

一切都要從一開始講起...

原本只是手邊在使用的刮鬍刀片鈍了,想到大潤發買一些來更換,乖乖,刀片比貴的,一盒就要458元,原來舒適牌把刮鬍刀片搞成印表機墨水匣來賣。買機器超便宜,一旦要買耗材,就貴到不行,真無良啊




原先我是用三刀頭的刮鬍刀


刀柄竟然比刀片要便宜不少?


沒辦法,只好買下新的刀柄,直接升級成四刀頭啦


不常刮鬍子的我,因為刀子好看,硬是多買了一把...


質感不差


雙刀合影一下


基本上刀片屬於消耗品, 當然要不時更換, 不過刀柄應該可以持續使用, 不需要常常換新啦, 希望刀片價格回歸合理, 省錢又減少垃圾

Aug 21, 2007

膝蓋是種消耗品 !!














各位年輕人們,千萬不要輕忽,平時上下樓梯、追趕跑跳、跪地求婚... 種種動作對膝蓋都是一種傷害跟消耗。以前我也不相信,但是直到我發現,我的膝蓋就像沒上油的機器,運轉時吱呱有聲,我真的嚇壞了,最近不時隱隱作痛,蹲下起力時也感到吃力,我想我真的要採取動作了...

趁著週末,到公館買了一個Nike 的護膝,至少增加一些支撐與緩衝,讓膝蓋輕鬆一點

Aug 15, 2007

電影- 不能說的秘密

別誤會了,我不是Jay fan,我喜歡短短頭髮的桂綸鎂


正值冷戰期的我,拿了兩張朋友的特映會贈票,也不找人陪了,自己一個大大方方坐兩個位子,很開心


不得不說,片中有許多元素充滿其他名作的影子,太多偶像劇芭樂在裡面,細節轉折也有待加強。

鬥琴一幕,其實沒啥創意,和熱力四射(You got served)裡面鬥街舞、街頭痞子(8 Mile)裡面嗆饒舌都是一樣的,只是差別在於主角周杰倫本身是個鋼琴高手,在大螢幕上秀秀琴藝,比起開車實在拿手太多,因此也更自然更有自信了。

但除此之外,片中洋溢著校園青春年少元素與動聽音樂,尤其是周杰倫、黃秋生、桂綸鎂互動自然的演技(因為演自己?),討喜不膩,讓這部甜甜鹹鹹的片,必定會得到商業上的成功回應。





(圖片來自電影- 不能說的秘密官網)

看看影評怎麼說:
開眼e週報- 聞天祥影評

Aug 14, 2007

希望我有懂

Amber就是即將離職到法國去唸書的啃肉。是我的前同事+久久聊音樂、電影+喝飲料的伙伴


我本身也算一個不夠壞、只怪一半的人,哈

祝個展成功,順風

我拍的- 啃肉與all
DSC_1344

啃肉的相簿

NDSL好好玩

在今晚回家的捷運上,就看到一位小女生從古亭上車,一路一直玩NDSL,從淡水線的中正紀念堂搭到板南線的西門、國父紀念館,下車之後馬上又趕到對面坐往忠孝敦化方向 ...

我看了心裡愛笑,她一定是顧著玩遊戲機卻坐過站了,可惜我的沒電了,不然就來連線一下。

Jul 27, 2007

就愛聽音樂

回想起來,最早接觸的音樂應該就是兒時母親買給我的兒童古典音樂集錦吧,那時我有一台小錄放音機,播放音樂、玩耍小小機器讓我感到滿足。不過除了高中時期曾經因學習樂器,而接觸銅管演奏之外,自此純音樂再也不能引起我興趣。

漸漸地變得貪心起來,親友介紹的、網路推薦的、唱片行的排行榜、具有特別音色的、歌手長相漂亮的、灑狗血的、創新實驗性的...一大堆我都去借來、找來、抓來聽,那怕只是看看側標的評論就買下CD,只要悅耳便全心開懷。在網路發達的現今,更容易和其他愛好者一同分享音樂體驗,卻發現從小一直娛樂我們的傳統媒體,音樂的介紹討論實在太缺乏,往往只是綜藝節目的一小單元、一段穿插式的訪問,縱有音樂頻道卻失了本土觸腳或淪於流行。

源自於語言的親近,將生活中的多樣感受付諸旋律、付諸詞藻表現出來,是我聽賞本土樂手演唱或樂團最喜悅的契合。創作型女聲band sound、類民謠的歌唱則是我的type,清柔嗓音的代表陳綺貞、獨特的阿霈或是趙之璧、自然捲、Tizzy Bac,都在不同時期撫慰了我,就算男女聲音域差育頗大,K歌時我總要點上數曲才盡興,除此之外,我也受陳明章歌曲中對於人生、對於旅途、對於真切愛情的描寫而感動,但寂寞的是,這些音樂卻在電視節目頻道裡少被提及,反而演歌類型的歌唱秀節目在本土化潮的推波下佔有較高的曝光,唯有偶然廣播中聽到時會讓我會心一笑。

Jul 24, 2007

公狗愛情

就學以來,和許多朋友分享過愛情觀與看法,也從大家的嘴裡聽到過許多光怪陸離的真實故事,其中

有好結局的少,離異的多

開心的少,難受的多

也因此不少朋友問我,你們男人的腦袋到底想些什麼?我想,會這麼問的人,代表你還不懂男人吧 ...以我一個30歲的男人身份,我可以告訴女性同胞們:「妳管他想什麼!只要管教好你的男人就好!!」

基本上,男人不是人,男人都是狗!
男性同胞莫惱怒,我本身也是爛狗一條,不如我就來自首告白,解析我們公狗界的行為模式吧:

1. 千萬不要任意餵食狗兒,就算牠很親熱的搖擺尾巴伸出舌頭,狗狗不是愛主人,狗兒只是想吃飯

2. 狗犯了錯,一定要重重責打,罰牠睡陽台,讓牠吹冷風,小狗很愛裝可憐,千萬不要心軟

3. 狗兒長得再可愛,也只是狗,人狗殊途,遇到其他小母狗,牠照樣會被吸引

4. 狗兒愛虛張聲勢,其實心裡面很害怕,只是發聲吼叫掩飾不安

5. 狗兒喜歡主人疼愛,主人千萬不要溺愛,以下行為千萬禁止:
-讓狗兒上床,
-帶狗兒上館子

6. 公狗之間會用在電線桿撒尿來劃分勢力範圍,一旦遭到入侵,往往爭的不可開交,倒也不是勢力範圍不可入侵,甘於安逸懶得搬家罷了

7. 狗與狗間,存在有一種集體行動關係,譬如說是週末晚間一同打野食,逾時不歸營也就算了,往往回家後搞得渾身髒臭,主人千萬要禁止

8. 對狗再好,外人招手還是會搖尾巴。

公狗愛情法則將持續不斷發展,讓女性同胞們能夠摸出一套養狗守則,不要再受狗所苦

Jul 23, 2007

刺青圖騰風格- Ed Hardy

「~ 來自法國的當代流行服飾界天王Christian Audigier,與Guess, American Outfitters, Fioruccit, Levi´s and Diesel 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合作後,Audigier很有遠見的邀請了赫赫有名的刺青紋身藝術大師Don Ed Hardy 來攜手打造出Ed Hardy這響噹噹的牌子。

以Don Ed Hardy所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刺青紋身圖案,加上Audigier 本身熱愛的龐克搖滾的元素震撼了整個流行服飾界。不論是洛杉磯、紐約、邁阿密、巴黎等時尚地,都輕易可見Ed Hardy的蹤影。

帥氣歌手賈斯汀 Justin Timberlake、派對名媛芭黎絲Paris Hilton、足球明星貝克漢David Beckham ,這些都只是浩瀚的Ed Hardy名人粉絲中的幾個角色,更別說整個嘻哈界的人都愛死了Ed Hardy!! 如今這股風潮蔓延到了亞洲各地,偶像們 Rain、BoA,和台灣的藝人們也都搶搭Ed Hardy這股時尚瘋。


以上這一段,不用猜也知道,是我從Yahoo購物網站中抄下來的文字。


本BLOG當然不會盲從跟隨流行,鼓吹大家跟進消費,當代流行服飾界天王Christian Audigier,老實說我不認識,我只知道非洲天王-歐拉朱旺。

簡單介紹一下,Ed Hardy大量使用圖騰風格,像是日本藝妓、飛行員、虎、鷹、骷髏...等,以及在衣服、帽子上搭配閃亮飾鑽,在搜尋這個品牌的同時,我發現除了聞名的刺青、並且台灣一件T-shirt要價3000多之外,這品牌另有一由設計師Adam Sakks坐鎮的客製系列,更引我興趣,看著網上的照片,他就像是一位剪刀魔人,用剪刀+手工將你新買的T-shirt剪爆,設計師巧手處理後,確有另一番風格,部分簍空並且剪裁的更貼身,流露更強烈的性感風格。





Ed Hardy目前當紅,許多好萊塢以及演藝界明星都有穿過他們衣服,連我家也有大明星的Johnny Drama也不例外。


台灣在微風廣場B1設櫃,有賣衣服、鞋子、內衣


文章內圖片都來自Ed Hardy網站 (Pictures from Ed Hardy website)

其他連結:
網友Nyanything的文章

網友metaleye的文章

Jul 18, 2007

作好口腔保健,從挑選一隻好牙刷做起:麗奇 牙周對策牙刷

俗話說:「牙疼不是病,疼起來要人命」,確實是真的,為了顆牙齒發炎或是嘴唇破洞,就可能讓我睡不好、無法進食,我個人有大約半年作一次口腔檢查的習慣,不過晚上有時偷懶不刷牙,一方面都很晚睡,有刷牙會流血的症狀。

好朋友推薦一款她所負責的麗奇牙刷,正巧我也剛換牙刷,索性就到屈臣氏花了99元來比較一下,看看是否真的很好刷。

主角登場:麗奇 牙周對策牙刷


包裝上有強調可以深入牙齦縫去清潔


4D、8D是指刷毛的切面


拆開以後感覺握感不錯


接下來看看刷毛




從側面可以看出,這把有長短刷毛的設計,清潔齒縫比較容易,局部放大來看,立體刷毛十分明顯,


接下來要介紹一下牙膏,這是我們家目前在用的,號稱配方可以提供12小時保護的高露潔


還有這種,陪我們一起長大的黑人牙膏,這款白綠雙星蠻清涼的。


基本上牙膏我是沒啥鑽研,不過記得還刷過一種三合一顏色的家護牙膏,印象不錯。至於三詩達、白人,個人覺得口感不是很喜歡,不過記得白人會附送一條可以把牙膏擠到很乾淨的塑膠條,是很貼心的作法。

牙膏我只希望不要買到黑心貨就好。

基本上我不是牙醫師,自己也常常偷懶不刷牙,只是想趁著機會提醒各位朋友們,牙齒及口腔保健的重要性,挑一隻順手的牙刷(請支持我好友負責的商品^^),養成睡前飯後刷牙的好習慣,並與牙醫師保持聯絡定時檢查,可保牙齒健康、口腔清新。

另文發表在Mobile 01

Jul 15, 2007

[電影評論] 芭樂特

這部電影,在極端離譜的手法與畫面之下,就像是"上帝也瘋狂"、"癟四與大頭蛋Do America"帶給我們的笑料與刺激,這樣誇張到極限,要視為一部無厘頭搞笑片或是要嚴謹的來分析兩相宜。

劇情是一位哈薩克記者-芭樂特,要幫助祖國拍攝一部美國文化探訪的紀錄片,和導演兼攝影朋友奧薩瑪來到美國,除了芭樂兄本身很白爛之外,奧薩瑪也是夠笨了,兩人因此一路上累積許多笑料。代表一般觀賞人口味的我,對於片中許多下三濫的笑料感到滿意,因為主角從哈薩克來到世界頂尖強國,充分以無知、偏見,狠狠的消遣了女性主義、猶太人、吉普賽少數民族、黑人、同志、動物保育、禮儀、伊拉克出兵、宗教等等議題,種種西方社會所珍惜強調的人權、社會價值、市場機制,全變了調。

路線上來說,跟癟四與大頭蛋向首都邁進不同,芭樂特自紐約進入美國,從華盛頓DC往東南方前往西部LA,最後回到祖國哈薩克。

不過,雖然很有諷刺意味,但我總覺得類似的表現,其實是弱小國家人民對美國的一種"心靈憧憬",高科技(iPod)、金髮辣妹、人民友善、自由人權,劇中再次搬出了被用爛的海灘遊俠樣版,Pamela Anderson 成為芭樂特的純純美國夢(就像軍火之王中,第三世界的黑人軍閥也無法抗拒,這當然也是美式強權的終極展現,嘴上幹橋美帝,卻連美國的辣妹輸出都無法抵擋,完全臣服在金毛巨乳之下。)

我承認,其實芭樂特片中的笑料並不能令人放鬆,因為總可以感受有訊息的傳遞,據聞此片票房表現甚佳,直接顯現,如我先前提及,雖嘲諷美國卻流露出景仰,讓老美看了也可會心一笑(捧腹大笑),我們美國人就是這麼副德行。



抓了一些DVD中的劇照:
買來防身的黑熊,最後被烹了,出現在奧薩瑪的冰箱中


色情剪報,竟然因此尋到芭樂兄的真愛


電影裡的白痴搭檔多半會吵架,癟四與大頭蛋、阿呆與阿瓜、芭樂特與奧薩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