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光滿天 台灣為何變窮 (From UDN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浚南/特稿):
新加坡要把財政盈餘分給全國老百姓,讓人很羡慕。相較於台灣,政府財政赤字,舉債過日,星國的百姓比台灣百姓幸福多了,簡單說,新加坡富有,台灣窮困,一比就出來。
再從最近的國民所得做比較,新加坡平均國民年所得3萬美,台灣是1萬5千美元,用粗淺的算法,新加坡人民的收入是台灣人民的兩倍,看在以勤奮著稱的台灣百姓眼中,是有不甘,也有不服氣。
平心而論,台灣有許多條件比新加坡好很多。台灣勞工的平均工時比新加坡長,天然資源比新加坡豐富,製造業比新加坡強許多,別的不說,光是電子業有多項還居世界龍頭,相較於只以服務業取勝的新加坡,為什麼財政會困難許多?說穿了,就是當家的持家能力不如人家。
台灣這幾年都靠舉債過日。一個家庭如果是負債的,並非就全然沒有機會翻身,早年台灣農民靠借錢買豬仔,但把一群豬隻養肥了賣了錢,不僅可還清債務,還可給小孩繳學費,手頭會有些積蓄,所以這樣的短期負債並不可怕。現在的台灣,負債卻是無底洞,就像農戶借錢不是買豬仔,而是應付日常的開銷,那將伊於胡底?
台灣的老百姓會不服氣,是當家的亂花錢,花到負債累累。看看各地的蚊子館,只是好大喜功,大把的鈔票就不見了,再看看每年數以千億計的軍購預算,又是多麼不可承受之重,還有層出不窮的弊案,更無情揮霍百姓的血汗錢。從過去「勤儉持家」到現在「敗家」,觀念、作風一改,結果就是現在窘況百出。
曾幾何時,錢淹腳目的台灣,也要進入脫貧的作戰,正在此時,台灣剛好要選出新的當家者,要帶領台灣不要再陷入貧困的泥淖,靠的不是演說家,也不是偶像明星,而是拿出方法,能具體讓台灣回復「有錢」的榮景,才不會被「鼻屎大」的國家愈拉愈開,畢竟,沒有人願意當「窮台灣人」。
以上是剛剛看到的新聞,說真的,我第一個感覺就是這記者真是該死,用狗屁不通的邏輯:
以往的藍教執政「勤儉持家」,現在的新政府「敗家」
新加坡人民有錢拿,台灣政府拿錢去軍購
台灣企業有多項世界龍頭,競爭力比新加坡差就是政府的問題
種種芭樂論調,其實差不多等同於新聞夜總會的嘻笑觀點,看了一肚子火。奉勸林記者要寫,請作功課、拿數據不帶立場來闡述,才足服人。
另外,我小查了一下維基百科,我們國家的赤字,似乎從郝軍頭當行政院長的"六年國建"而起,引用如下:
六年國建(1991年-1997年),全名為國家建設六年計畫,為中華民國政府於1990年代初期提出的國家整體建設之一。
六年國建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國家長期經濟計畫中的一環,被視為接續蔣經國「十年經濟建設計劃」,總金額為八兆二千億元,其中五兆二千億元為公共投資金額,但是在行政院提請立法院審核預算時,由於行政院長郝柏村的背景加上六年國建的預算過於龐大,必須大量舉債,規模比之蔣經國的十大建設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當時在野的民主進步黨曾經強力杯葛,甚至連國民黨的王建煊也有持有異議,經建會主委郭婉容則強力主張財政沒有問題,部分學界人士認為是“好大喜功”之舉,立法院民進黨團甚至於因此多次與郝柏村發生衝突。
1993年2月郝柏村下台,連戰繼任為行政院長,內閣緊急檢討改進,停止大部分六年國建計畫,維持近3年之久的六年國建至此草草收場。六年國建其規模之龐大,總預算之巨額,不管在當時或今日,皆屬驚人之舉,亦不難從中看出軍人色彩濃厚的郝內閣好大喜功本色。
影響:
六年國建率先開啟了台灣財政赤字之大門,1991年至1993年度間公債發行依序為1,450.03億元、3,1290.03億元及3,408.86億元,到了1995年度各級政府債務總餘額高達2兆3千億元,從此再無收斂的跡象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